赣剧是玉山古老的地方戏。它起源于玉山的灯戏,发端于玉山的道士戏。始唱高腔,明融昆曲,出现唱昆山腔的二合班社并逐步摆脱“迎神赛会”的宗教牵制,成为经常性演出的职业班社而流行。清纳弹腔精萃,立众多的三合班,常年活动在闽、浙、赣、皖、湘的广大城乡,搏得“无玉不成班”的巨大影响。建国前没有“赣剧”这一剧种名称,是历代玉山班艺人在漫长的舞台实践中,以惊人的毅力和非凡的创举不断发展自己的艺术,逐步形成独树一帜颇有影响的地方戏。她如其它剧种班社一样,因地名和方言而得名,称:玉山班。又因邑隶江西,俗称“江西班”。如“第一江西班”即玉山彩云班、“江西第一班”即玉山紫玉云班……以怀玉山“官话”为舞台语体定型的玉山班戏曲艺术深受群众喜爱,成为全省代表剧种而得名“赣剧”。 笔者对玉山班源流作过较长期的调查,在此略摆浅见,以求教大方。 一 玉山班起源 玉山班艺术是综合诗、话、曲、歌、械、舞、哭笑、布景(古称守旧)道具(道士器具。今指表演艺术中的一切用具)于一体来表达故事情节的舞台艺术。这种复杂又统一的表演程式,是经过很长的历史时期才达到和谐完美境界的。究其起源?孕育因素很多。就艺术而言,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宗教礼仪和民俗祭祀活动的影响;二是灯戏和木偶戏的影响;三是民间艺术和道教音乐的影响;四是宋杂剧和南戏的影响。 (一)宗教礼仪和民俗祭祀活动的影响 我国早在氏族社会就有了全民性的巫术礼仪活动,部落首领也有专职的乐官,如黄帝的伶伦、尧的质、舜的夔、禹的臬陶等。优人来源于巫 ,而演员的前身就是优人。 从玉山县双明乡茅坂山上墩墓出土文物“兽首鼎”(藏县博物馆)和洪家山古文化遗址考证,玉山早在商代就存在祭祀活动。随着岁月的延续和屈原加工的江南民间祭祀歌曲《九歌》的流传以及项羽的《垓下歌》剑舞的影响,玉山在唐代风行“兢神佞佛”教仪活动。记载玉山这种风俗习惯的有旧《广信府志》,该志《风俗篇》载:“玉山唐置县,始亲政教。宋南渡人文蔚起,舟车辐辏甲南国,自元迄明风景不殊。惟岁及秋,兢赛神佞佛,士女填咽,酣歌恒舞,侈费不赀”。 更为直接记载玉山戏曲艺术从“赛神佞佛”教仪活动到“迎神仪唱”乡俗活动、逐步发展到“伴兴悦耳”艺术活动的碑刻有樟村乡发掘的《临江社重修记》灶形石碑(藏县博物馆),碑文刻字:“洪水以后,时和岁丰,富大有年也。吾乡士庶,每思饮食之由即不能不动念于先人而讴歌于盛世。故禾黍甫登而即迎神演唱,非效遂时之失,也亦取以伴兴悦耳,台宇未兴而临时修建,数年之后,保无有失之懈乎,于是庚申之秋,合社捐资兴工筑建,而台宇焉以成。台之成也,临期赛会,遍序欣然,上之有以咏太平。众芋康熙年间……” 从该碑文“也亦取以伴兴悦耳”这句艺术欣赏语,在清初就树碑立传上看,源于祭祀活动的玉山戏曲艺术表演活动在明末已摆脱了宗教牵制,成为“士庶”喜闻乐见的欣赏艺术而逐步演变为常年演出的职业班社。 (二)灯戏和木偶戏的影响 灯戏艺术并不是灯彩表演。从保留在南山乡枫林村的“会灯戏”艺术上研究,它们的习俗、形式、内容都有着根本的不同。灯戏有在规定的日期里登台表演的习俗,而灯彩局限于街头巷尾和房屋内外表演;形式上灯戏巧妙地集演唱、舞蹈、杂技、滑稽和灯彩于一体直接表达有情节的故事,而灯彩只有套路表演;灯戏可随着年代不断更换内容,观者可坐较长时间欣赏,而灯彩只给人一种热闹庆典的影象。灯戏和灯彩一样,都源于人类对火崇拜而发展起来的民间艺术,但灯戏表现丰富,艺术感染力强,仅限于正月活动满足不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于是“社”的活动增加了艺术表演而产生“社戏”(今采茶戏也源于灯戏)。 玉山班剧目中,来自灯戏的剧目有《跳天灯》、《滚灯》、《湘子渡妻》、《八仙观灯》、《闹花灯》、《目连求佛赐灯救母》……曲牌中有“闹花台”、“十番锣鼓”等。从官溪乡里村《胡氏宗谱•中保社图记》宋代戏台图正面绘有灯戏图案上看,可见玉山灯戏对玉山班艺术形成的影响。 木偶戏对玉山班的产生有较大的直接影响。木偶艺人尊汉相陈平为祖师,艺术界也认为木偶戏在汉初已成形。但从治内文城乡杨宅村现存的《下洋社重修记》石碑刻文上看,早在商朝就出现木偶,吕望(周相姜子牙)把木偶用于战争,陈平、孔明等古代军事家都曾把木偶用于战争而成为能走动的神受人供奉,再加上礼乐逐步形成戏。木偶戏在长期的表演实践中,丰富了剧目、音乐、演技、服饰等艺术。玉山明代道士班那种单一的“教仪奏唱”显得乏味,开始吸收木偶戏中的艺术而发展成能演七日七夜的《目连戏》(从目连临凡劝善至一家九族升天止)受士庶喜爱迅速发展。 (三)民间艺术和道教音乐的影响。 民间艺术范畴很广,本节只概述歌谣和杂耍对戏剧的影响。我国早在周代就有“采诗”制,做法是由朝庭派出专职官员,敲着木梆子在路上巡游,把民间传唱的歌谣采集起来,献给朝廷,由乐师们整理后演唱给皇帝听,后权臣效之而流传。现从玉山保留的《三清茶歌》、《鼓岭茶歌》、《窑歌》、《龙船调》、《算命曲》、《田府乐》、《往天乐》等民间歌谣的内容上看,不少与“神”、“社”、土地公等戏曲起源的旧习俗有关。“杂耍”多由职业乞丐传唱,故被古人纳入“九流三教”中的一流派。他们无田没屋,拖儿带女以流浪卖艺度日。杂耍有较高的观赏性而被用于戏剧中的某些场面。 封建社会因以“天子”为圣王朝统治的需要,赣东北的道教受到统治阶级的提倡,信奉道教形成了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宋、明两代玉山群众性的“迎神赛会”、“报赛演唱”活动颇为流行。(治内道教圣地三清山上宋代古石刻建筑“演教殿”、“尊乐亭”至今尚存。旧《县志》中也有南宋时期治内庙会中“音乐之声喧动地天”的记述。)士庶演唱道教神曲成为一种精神生活和荣誉,道教音乐也因此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完美而流传。道士曲多用于各种祭祀场面,必须以“声夺人”而倾众听,形成“一唱众帮”的激昂风格。如神曲本《济弧科》中的“法乐呜时……入天调御师 哑 ……”其内容多为祭神驱邪、劝世行善等因果虚无关系学问。常用的曲牌有《开启科》中的“炉香赞”、“无为颂”、“拐脚调、目瞎曲”、《解结科》中的“解秽咒”、“往生咒、解厌曲、劝世文”,《发奏科》中的“功德七七、三五七九”,《砂灯科》中的“酒净调、真言调”,《破狱科》中的“丰都咒、志心皈、命礼经、地藏经”,《济弧科》中的“十月怀胎调、血盆经文”以及五花八门经文中的“引子、正调”和“咒曲”、“经诵”、“符舞”、“道文”、“孝曲”等。受道教音乐影响而产生的各种类“道情”曲多如繁星,影响很大,渗透堪广。丰富的道教音乐是玉山班戏剧音乐的主要来源,为赣剧音乐的完美奠定了艺术基础和发展方向。 (四)宋杂剧和南戏的影响。 “百兽率舞”图说明我国表演艺术在古代已伴随人的劳动而产生。唐“歌舞戏、参军戏”治内已失稽。从《怀玉冰溪陈氏族谱》上宋初“戏嬉亭图记”看,演出的是戏嬉,戏嬉是宋杂剧的形式,所不同的是该亭和“道院”是连体建筑。道院的道士“身披紫云衣”在“戏嬉亭”上“广演真实教”,是戏教互通之始。 南戏是宋戏剧中最完整和成熟的表演艺术形式,它产生于浙江温州,繁荣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玉山在南戏繁荣之前,于绍兴年间(1132年)已筑建了“戏舞亭”(旧〈玉山县志〉载)“舟车辐辏甲南国”的玉山城,加上“商贾林立,四方之客云集”(旌德会馆碑刻)繁荣的商业经济和浓烈的“迎神演唱”地方习俗,对于“近在咫尺”完美成熟的南戏艺术必然效之,促进了玉山班戏剧艺术的崛起和发展。 二 玉山班形成 玉山班戏剧艺术完整成熟成形的要素:一是地方戏曲不断吸取其它剧种适合地方表演的艺术来丰富自己;二是外来剧种随着历史变迁,语言和声调逐步变异而地方化。这种外来艺术与当地艺术相拼相存、相取相进,久而久之,互为转化,终于:一种与当地声调、语言、音乐相统一而与外地剧种完全不同风格的地方戏定型成式。但由于历代统治阶级歧视民间表演团体和戏曲艺人,造成戏曲史料短缺和断代而无法逐代详尽记述,只能凭借文献和文物适当概述。 (一)玉山道士班。 地处“八省通衢”要冲的玉山,物产丰饶,经济发达,为表演艺术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治内自东晋升平年间葛洪传教后,“迎神演唱”之风渐兴,道教音乐和民间演唱为玉山戏曲艺术提供了丰富的音乐源泉;境内北宋戏嬉亭,南宋戏舞亭和“社、庙、堂、祠、馆”等众多的戏台为玉山戏剧崛起提供了广阔的表演场所;邑地形形色色“会、道、门、派”五花八门的祭祀活动,为玉山戏剧繁荣创造了常年演出的风俗习惯。 明永乐年间,治内樟村乡双溪村巨富叶提标(叶氏廿八太公)集三“社”(叶姓三个自然村)财力,兴建戏台、道院、祭堂、功德楼连体的大型表演活动场所“三合社”,聘请能唱善跳(舞)的旁门俗道二十多人守道院并设坛打醮、祭奠祖公和“讴歌盛世”。规定同姓子孙老至人扶、少至满月都要参加;秋天,是收租季节,叶家为便于催租和笼络人心而举办较长时间的“迎神演唱”。因农闲,异姓人也来观看逐步成为地方习俗。 道士们在道院内击乐坐唱叫“奠祭”,在功德楼上坐唱叫“做功德”,在戏台上跳跳唱唱叫“做法事”,东家收租季节在台上演唱叫“讴歌”。道士们为适应多日“讴歌”表演的需要,道院成了排练处,功德楼也成了东家听看处。表演内容从简单的神话小故事《桑田赋》、《田府乐》、《金星定生肖》和七科神曲等发展到连台内容的《奶娘传》、《目连传》等。服饰上也从单一的紫云衣(道袍)逐步改善人物袍。乐器有各种锣、鼓、哨呐。因道院置三合社祀堂南面,简称“南院”。其真名是“交量功德院”(载《发奏科》)因演戏之因被传为“教演南道院”代代相沿而得名。南院演唱的廿四目(本)神曲连台戏《奶娘传》和七目《目连传》流传后被称为“高腔”。高腔即弋阳腔,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声腔。前人认为弋阳腔出自今弋阳县的定论已遭公疑。从樟村(唐初属弋阳)《三社增修记》碑刻:“松柏有灵,夏殷为社,梨园崛起,世俗相沿,由来旧矣,(缺字)土神而起之均曰社,藏主之屋则曰朝,报赛之楼则曰台。(缺字)……不必口赘,兹因鼎建。至今历年已久,庙貌未必无恙,台榻安保口庙社,重敬神明,不失所依,楼台仍旧歌舞,更得其所,且不美哉至若”。以及《三合社重修记》、《临江社重修记》、《下洋社重修记》、《下黄釡社重修记》等古碑刻和玉山民间家、族谱“图记”上看,弋阳腔实源于玉山道士戏。可惜时代远久,加上明王朝歧视戏曲艺人,戏曲史料奇缺,造成对《三合社重修记》刻文“梨园掘起,世俗相沿,由来旧矣……”无从考证。由于明至清初表演“世俗”无史料“相沿”,对于戏曲艺术清康熙年间的“由来旧矣”这个“旧”的“由来”已无法详尽记述,只能从旁证材料来佐证高腔出玉山的提法:一是明永乐年间,玉山词曲作家吴学著有《拟古乐府》传世;二是陈所闻在明隆庆年间任玉山县令后,才成为戏曲作家的,他的传世篇《南北词记》被戏曲所用;三是玉山人夏浚(明嘉靖进士)任海盐县令时,海盐腔崛起,夏浚出生地至今仍沿用“戏台埂”为地名;四是《县志》、石碑、族家谱上有记载的治内明代戏台有“戏嬉亭”、“戏舞亭”官溪“上、中、下保社”三台和胡、周氏祠堂八台,“政和社”、“三合社”等三十八处之多;五是《广信府志、风俗编》记述了玉山宋、元、明三代迎神演唱的风俗盛况。综上所述,玉山道士班即高腔玉山班,明已成型。 (二)玉山二合班。 源于“作法”和“跳傩”(即傩舞)的玉山道士戏,在人多声杂的“迎神赛会”演唱活动中,形成了动作夸张粗犷、唱腔高亢激昂的高腔表演风格。随着表演活动的多样化和正常化,高腔在小场面表演显得热闹有余而细腻不足。于是玉山班吸受了轻歌曼舞的昆曲艺术,并成功地融于自己剧种之中,叫昆阳腔,俗称二合班。二合班活动时间不长,详情易失稽。仅知官溪“中保社”胡氏乐班与仙岩“步云社”郑氏道班联手“报赛”(会演)合并后,用道教主要器具“紫云剑”命名“紫云班”。继后四股桥大洋口王姓人办唱昆阳腔的“彩云班”,樟村叶、陈两姓合办“二合社”戏班。治内最后一个二合班社“金玉班”,是仙岩毛家大财主毛翰轩(又名岸仙)于清乾隆年间为庆祝生母五十岁生日而创办的戏班。翰轩义兄周载兰(〈广信府志〉记述是乾隆卅七年同治,后为通判)亲临毛府拜寿,所至乡绅显贵齐赞金玉班“寿戏”技艺高超,兢相聘演。金玉班始名“国朝乾隆步云社口班”后取高腔“击锣提心”演法的主乐器“金锣”(先人爱把铜说成金)和昆曲主乐器“玉笛”(实是竹笛)第一个字合并象征“二合”而得名。该班成功地将昆曲音乐融入道士曲剧目《目莲传》之中。如久演不衰、流传几百年至今仍受观众欢迎、艺术性很的《目莲》单折戏《哑背疯》,既有“击锣提心”适合剧情“爬山涉水”演技变化需要的高腔音乐,又有易于抒发“父女相依为命”细腻感人的昆曲音乐。这种相互依存、相互统一、补取长补短“二合一”式的提练戏曲艺术的方法,为玉山三合班最后定型成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玉山三合班。 明末,赣中宜黄县生产的夏布喜在玉山集散,宜黄商人也传来了“宜黄戏”艺术。清初,宜黄来玉山定居的人渐增,同时带来了宜黄戏艺术(玉山语音“宜”“二”完全同音,故称“二黄”),因其穷箱底薄,服饰陈旧,阵营小,表演欠精,加上地方的排外性,难于立足邑地;但其优美的唱腔和富于表现的乐器,使玉山班艺人“爱不释手”,广招散班宜黄艺人,委之“班头”(类似今剧团业务团长)“老座”(类似导演但要教唱)等艺术重任。随着岁月推移和排练新戏之因,一种既有高亢激昂、粗犷浑朴表演风格,又具有婉转连绵、细赋感人音乐特点和曲牌体、板腔体并存特色的独特风格的地方戏:玉邑三合江西班正式定型并迅速发展。 清代中期创办的三合班有:八都毛家村毛天社的“庆云班”、同时毛日红的“紫云班”(沿用老的班名)下塘杨大江的“绣云班”等“云”字系十几个班。后因玉山班已定型成式和唱“乱弹”(又名弹腔)为主,由于主声腔的确立,“三合”班名消失,只称“玉邑××班”。清代主要玉山班、“云”字系的:大洋口村王朝点的“彩云班”(即‘第一江西班’)、十七都村徐朝水的“长云班”、大徐村村黄克胜的“金云班”、四股桥村姜文高的“高云班”、古山村杨四仔的“赛云班”、山边村林积亮的“积云班”、八都叶贵妹(男)的“贵云班”、横街姜家堡地方王应元的“鸿云班”、车头村郑金芳的“基云班”、紫湖尤祖建的“云敖班”(二合半班)双溪村赖仕林的“云和班”(二合半)、县城王秀华的“大长云班”、梁家村(六都乡)梁昌魁的“梁玉云班”,湾村村程维慧(外号大村)的“紫玉云班”(即‘江西第一班’)、古山周添河的“老赛云班。其它“玉”、“乐”、“麟”等字系班社以及玉山班的建制、阵营、剧目、音乐、表演、舞美等详情均与本文无关,无须多述。清代最后一个“云”字系班社是 姆石笋村王寿山(原省赣剧团团长潘凤霞生父)于清宣统元年创办的“新寿云班”。(1935年王逝世由潘金晋接班主)民国期间,因地方习俗和众多艺人生存的需要,玉山仍保持四十个都的老班底,但多数艺人穷苦潦倒,玉山班艺术面临灭迹。建国后戏剧艺术获得新生,玉山班年轻艺人多成为赣剧著名演员。 三 玉山班的流行 玉山班以其丰富的剧目和精湛完美的表演手段博众所爱,在闽、浙、赣、皖、湘广为流传。 玉山班在福建省流行的记述有:《中国戏曲志、福建卷》泰宁县梅林戏介绍上载“敲起叮冬鼓,唱起摩郎(道士)腔的……徽调(指赣剧)从此扎根下来。……闽浙赣边境商旅往来频繁,江西上饶一带的戏班,有的顺着商路进入闽西北演出,当时在泰宁的‘江西会馆’,还赞助类似戏馆的‘章社’,引进了江西‘彩玉班’(即四股桥乡大洋口村王朝点主办的第一江西班)到泰宁演出。‘福庆班’、‘火贤班’逐与江西戏班互相交流,从中吸收了不少艺术营养。”;福建省浦城县文化局编的《文苑》上载“清康熙年间流入浦城的赣剧(指玉山二合半班)在浦城有相当的群众基础,1956年10月不仅成立了浦城县赣剧团,社会上还涌现了十余支业余赣剧演出队。”…… 在浙江省流行的记述有:章寿松、洪波合著的《婺剧简史•第二章:婺剧产生的背景》中载“东阳三合班和二合半班大部分演员,如著名老生胡云、老旦胡梦兰、小生郑福金、大花张士荣、花旦潘池海、小花张锣水等等,都出在玉山区。”;开化县早期二合班社“玉开班”,主要演员都是十七都一带的人。 在安徽省流行情况,青阳县的“青阳腔”已正式纳入赣剧系统;休宁县玉山区的语言与今玉山话完全相同,业余文艺爱好唱赣剧,当地人说是明末移民时带去的戏…… 在湖南省流行的记述有:旧《湘潭县志》载“万寿宫戏台创自国初(清初),为江西客籍商民所建,亦作江西会馆,殿前戏坪甚广,戏楼高大雄伟……。嘉庆廿四年夏五月辛酉朔,江西优人演戏火神祠,操土音……”;《戏曲志湖南卷》载“常德汉剧、荆河戏有部分弹腔单折。”“至今还保留着‘一唱众和、锣鼓随腔’的古老风貌。”“五云科班,是湘剧起科较早……的科班,教学以弹腔为主,班址原设长沙内化龙池……在道光年间早已开科……用“云”字取艺名……”。湖南1962年出版的《戏曲剧本丛书载》“湖南地方剧中有特色的传统剧目有高腔连台大戏《目连》……弹腔戏《打金冠》”“溆浦辰河戏以唱高腔为主,兼唱弹腔。”等等。 从以上略举闽浙皖湘四省少数戏曲史述看:福建的地方戏多源于道教神仙,还从玉山班吸收了不少艺术营养,有的县直接保留赣剧至今;浙江的婺剧,其产生背景也有玉山移民的贡献;安徽很多地方戏都源于高腔,青阳县也把“青阳腔”纳入赣剧系统;湖南的湘剧也源于高腔,其最早的科班“五云科班”不仅保留了与道教“神”和主器具相连的“云”字、与玉山“云”字系正宗戏班一脉相承,连办班的地点也沿用“化龙”两字(化龙社是玉山班供奉戏祖和散班艺人聚集的场所)可见玉山班艺术流行之广、影响之深。 玉山班在本省的流行情况,仅从剧种名称和老一代赣剧著名演员的艺术生涯上看,便知其影响,无须赘述。但今玉山班最后一代艺人相继辞世,健在的也年岁已高,为使孕育赣剧的地方能保留其沿革史料,故扼要述之。 最后一代玉山班有:古山祝祥五的“同乐班”、三都程国平的“天乐班”(顾祝同、汤恩伯慕名观看该班专场演出后与班主程国平等合影)官溪乡胡鸿谟的“大庆和班”、花大门陈云树的“响玉云班”、八都毛家毛凤和的“赛金玉班”林岗乡吴绍吉的“仙乐班”、樟木墩村廖乃仔的“大鸿班”、横街仑溪郑老三的“郑荣春班”、文城张坂场孝和的“杨玉云班”、古山梁五里的“四喜班”、临湖徐孟根的“新兴舞台”、白石地方祝盛增的“长春舞台”、毛家店地方毛宗发的“新秀舞台”、岩瑞里圹村詹善礼的“日升舞台”、下圹卓家村卓福生的“金福舞台”、石笋潘金晋的“长寿舞台”等。这些班的演出线路基本沿袭上一代班社的老路,在本省主要活动在今上饶地区、鹰潭市、景德镇市的城市和抚州地区、赣州地区的县城和九江市部份地方。日军侵袭后,玉山班停止了外出活动,仅在邑地内演出糊口。不久,日军入侵玉山,几十个技艺高超、阵营强大的玉山班全部毁于侵略军的战火。日本投降后,玉山班艺人们为了生存,逐步恢复了部份名班社。但政治腐败的国民党地主统治阶级歧视民族传统文化,肆意摧残民间艺人,如名振闽浙赣皖四省的“玉邑长春舞台”竟毁于 姆乡一个小小的伪乡长过岳山之手。解放前夕,玉山班全部解体,令人痛心至极。 建国后,戏曲艺术枯木逢春。玉山班艺人为振兴赣剧事业,应招赴省、地,为发展赣剧艺术挑“大梁”,现择要记述如下:“玉邑长寿舞台”大梁旦潘凤霞,原名王凤香,1933年春生于玉山 姆乡石笋村吴家庄“新秀云”戏班之中。生父王寿山是玉山班著名刀马旦,1935年逝于演出途中。生母谭佩兰继领戏班,将凤香交其表姐抚养。1943年,春凤香回到生母身边,随班学艺,更姓潘,艺名凤霞,在继父潘金晋教授下,1947年灵挂牌领衔撑班,潘凤霞扮相俊俏迷人、唱腔圆润甜美,演技真切情浓而一举成名。建国后赴省担任赣剧主演,成为全国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任全国剧协理事、江西省文联副主席、省赣剧团团长。她曾多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省政协常委。现因年岁之因易任省赣剧团名誉团长。“玉山金福舞台”创办人、著名赣剧小生卓福生,生于清末下塘乡毛棚底卓家村一个贫农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因家贫和地方习俗之故,11岁(1919年)入“玉邑响玉云班”学艺,从师陈云树(玉山班一流小生)业满唱、做、念、打具佳,先后被“共洪班、高云班、大鸿班、新庆云班、长春舞台”聘为主演和导演而成名。1935年自立班社,用妻廖金凤(临湖乡廖家人,江西班四坤旦之一)的“金”字和已名“福”字定班名。日军侵玉后班散。建国后,他得到党的关怀与重用,1951年赴省城讲述玉山班艺术,1956年入党,1958年任江西省古典实验剧团团长。后因发展赣剧艺术的需要,调入省文艺学校负责赣剧教育事业直至退休。“玉山日升舞台”班主詹善礼幼女詹玉蓉,1926年春生于岩瑞里塘村,自幼随班,从师生父,1943年挑大梁,1951年赴省传艺,直至省艺校高级文艺教育时退休。“玉邑长春舞台”女主角祝月仙,系班主祝盛增老艺人(省赣剧团艺术老师)之女,1932年生于林岗乡白石村祝家地方,4岁随班,从师生母吴春梅(江西班四坤旦之一)13岁生母不幸逝世,即顶大梁旦,由于功底深厚,以饰花木兰等角成名。1948年随班在上湖田演出时,为避伪乡长过岳山迫害,散班逃躲上饶刘焕文织布厂改行当女工。建国后重返舞台并被中国戏剧家协会纳为会员,1957年在戏曲片《珍珠记》中饰温千金,后任省赣剧团副团长,现为处级退休干部。赣剧著名花脸陈尤红,是玉山“响玉云班”班主、江西班“三鼎甲”之一(即名演员)陈云树艺人的次子,1917年生于童坊乡水阁村,1927年随父从班学艺,13岁时以善演“三跳”而渐成名,17岁父死班散,玉山班聘用而从艺为生,建国后受党关怀,1951年离家赴上饶任赣剧团团长并加入全国剧协。1958年入党,同年在戏曲片《珍珠记》中饰包拯。1960年调任省赣剧团副团长。现已退休。 从以上简述几位玉山班艺人在建国后对发展赣剧艺术的作用、以及她们所担任的职务,其他艺人不介绍也知玉山班的影响和“无玉不成班”在赣剧发展史上的辉煌成就。这朵传统文化之花,将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越开越艳,芬芳四溢。 (张国清 )
(责任编辑:单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