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又名少华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位于江西东北部毗邻浙江的上饶市境内。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近十多年来,许多游人、学者(含国际友人)走进了三清山,他们在叹谓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使三清山自然景观神奇堪绝的同时,也对三清山道教古建筑莫衷一是的评价,提出了种种问题,有如:三清山道教古建筑有什么特色?它的内涵是什么?它的卖点在哪里?等等,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以引起治山者的重视,治学者的赐教。 一 三清山道教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东晋,据江西宗教志和玉山、德兴两县县志记载:东晋升平年间葛洪曾在此“开山结室、凿井炼丹”,自始道教在三清山有所发展。唐乾符年间,周灵王后裔王鉴任信州(今上饶)太守,任满后携家退隐居住于山下大源坞等处,世代繁衍。宋乾道六年(1170)王鉴第十代孙王霖在三清山创建殿宇,名曰“三清宫”,奉三清教祖。至明景泰年间(1450)王霖孙王祜重修并扩建三清宫等道教建筑,邀请浙江道士詹碧云主持庙务(现留存有其羽化后的古墓)负责工程扩建,新增古建筑40余处。现存景观遗迹主要出于此时期,清后作的修葺均按此规模。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三清山道教古建筑,与其他名山大宫的景观相比,确实是没有起眼的楼台、富丽的宫观、宽敞的大殿,而是见素抱朴,与天地接——摄融自然景观,构建人文景观体系;与山色同——就地取材,制作模型式、象征性的宗教古建筑。这种与众不同,独具匠心的奇特构建,正是三清山道教古建筑的特色和魅力。它内涵着深刻的生态理念,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高度统一。具体体现在: 1、遵从自然无为的教义,摄入自然景观构建古建筑体系,契合了道与自然的和谐。 三清山道教古建筑的整体构思上,遵从自然无为的道教理义,顺应自然法则,依山体,傍山势,融山景为一体而建。尽量减少人为的加工制作穿凿附会。 一是依山体,即充分利用自然的山体形胜,不随意妄添建筑。三清山整个山体南北较长为12.2公里,东西较窄为6.3公里。其山势是北低南高,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最高峰玉京峰达海拔1816米。为此,三清山道教古建筑的全貌是由北山底往南向上逐步登高设置求道玄境。从山脚到道教主体建筑三清宫有1500多米的高度,登山沿途,充满道意的历历景观,奇妙跌宕,而除山岩边的浮雕是人工所刻外,其他景观几乎都是利用自然造化的山景赋予其人文色彩而已。没有人为随意添造制作的赘景。比如东、南、西、北、中五道龙险奇秀的天门就是五座自然形成的“天然阙口”。又如众妙千步门也是依冲虚峰下天然裂阙而建。 二是傍山势,其主体建筑三清宫建在1500多米的山谷盆地。其朝向依山势座南朝北,一反传统建筑座北朝南的风格。三清宫面向北极紫薇星,背靠玉京、玉虚、玉华三座最高峰,东有龙首山,西有虎头岩,远近孤峰似倾非倾,危岩似悬未悬,上凌霄汉,下临幽谷,莽莽林海,阵阵浮云吞吐幽明,真是似天犹地,似仙犹人。自然、人文水乳交融,完全融为一体,这种天衣无缝的妙合,正如三清宫大门这副对联所云:“殿开白昼风来扫,门到黄昏云自封”。 三是融山景,即摄入自然山景与道教古建筑相链接,达到道与自然的和谐。三清山以云雾和奇松怪石为著。当代著名散文家秦牧曾誉三清山为“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各种象形峰、石如老子看经,观音听瑟琶等,在飘飘然出没的云雾之际,真真的出神入化。特别神奇的是三清山三峰秀出(玉京、玉虚、玉华三峰)、高凌云汉、直插云间,犹如三位教祖列坐其巅。每当日落前日出时,当群山已溶入苍茫的黛色中,唯有三座最高峰还沐浴在金色的光华里,于是在云缭雾罩中出现扑朔迷离的、时隐时现的三清列坐奇景。其神奇绝妙恰如唐诗:“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的意境。三清山道教古建筑将三清列坐摄入融进古建筑体系,在三清山顶不另建宫庙,另列神像,而与山谷盆地建的三清宫链接,以山为宫,以三峰为教祖神,充分显示出其生态自然的环境保护意识。 2、运用易图八卦的智慧,独具匠心设计道教古建筑格局,应合了物与自然的和谐。 三清山道教古建筑群在具体布局上,构思奇妙,独具匠心,按照后天八卦图的方位摆布各建筑。如后图(也有个别学者认为是按先天八卦图方位,关于此问题,笔者另有文章,专门探讨)。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后天八卦即文王八卦作过这样的注解:“帝出乎震,震东方也。巽东南也。离,南方之卦也。坤也者,地也。兑,正秋也。乾,西北之卦。坎,正北方之卦也。艮,东北之卦也。伏羲处乾坤于上下,取相交化物之象,及其功成,男女用事,有退于休闲之事。阳以顺动,故乾顺进四位处西北,阴以逆行,故坤逆退四位处西南。离火坎水,各移于所盛之地。春分,雷奋发,故震移正卯(东);秋能说物,故兑移正西(酉);风能长养,故移东南(戍亥);物作于春初,止于冬末,故艮移东北(丑寅),此亦自然之理也”。把朱熹的注解和道教主体建筑群的分布格局进行对照,几乎——对应完全吻合。古人认为八卦代表八种物质及其属性,三清山道教古建筑分布格局完全应合了这幅天地生物造人的八卦方位图,实质就是试图顺应八卦听昭示的宇宙运行模式,达到物与自然的和谐。 3、维系自然本色的环境,独树一帜,制作模型式道教实体,暗合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清山道教古建筑具有与世不同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其显示于众的宫观庙宇,神像牌坊、古塔仙台,摩岩浮雕等实体的建造制作是缩小了比例的模型性或说宗教象征性的小型石构建筑。所谓模型性指的是其建筑物(除三清宫外)的长度或高度均约1米,比如风雷塔,号称为塔,实际上是一块完整岩石凿刻而成的高1米见长的实心模型塔。所谓小型石构建筑就是所有的古建筑材料全是花岗岩石凿刻垒砌而成,不着色不上彩,线条粗犷古朴,野趣甚于精微。这种特色它内含的意蕴,一是与三清山以奇峰怪石为著的整体风格相同相宜。二是保持了生态自然环境,不大兴土木,不造成建设性破坏,而是重在恢复保护原汁原味的自然环境,从根本上暗合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综上,通过揭示三清山道教古建筑的特色可见它内涵着道与自然、物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简言之,就是天人和谐的思想。实质就是生态思想、生态意识。这说明三清山道教古建筑是生态文明的土建筑。有人从建筑学的角度赞誉三清山道教古建筑是一座露天博物馆。笔者认为,这座露天博物馆蕴含的生态建筑理念便是三清山道教古建筑的卖点。 二 揭示三清山道教古建筑的特色及其内涵的生态意识,昭示其生态文明,对我们今天正行进的事业有什么启示?有什么借鉴?有什么意义呢? 1、在全球背景的审视下,有历史价值。 当今世界,生态问题已是全球意识,全球化的问题。人类现在已经意识到最佳的人居环境,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但发展是不平衡的,应该承认欧美对破坏了的生态环境,较早得到治理抑制,特别是对工业污染的治理,在世界上起步较早,效果较好。今天的欧洲可以称为是绿色欧洲。为此,当我们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来审视我们的生态意识时,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传统道教文化中所内涵的“自然无为”、“天人和谐”的生态意识,仍有它的历史价值。当代日本著名的哲学家和农学家福冈正信就是依据,借助“自然无为”的思想,提出了“自然农法”的观点,经数十年的实践,改变了科学农法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取得了成功。可以说三清山道教古建筑中反映出来的生态理念历史久远。 2、在生态警钟的长鸣中,有现实意义。 尽管我国有久远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些年由于我国全民生态意识较弱,在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现代文明里却出现了许多顾此失彼的建设性破坏的情况。譬如为了赶时髦而毁弃历史遗迹,为了扩大耕地而毁林造田、围湖造田等。近两年严重的沙尘暴现象敲响了生态严重的警钟,据《中国荒漠化现状》一文(《人民日报》2003.6.17)统计:目前全国荒漠化土地达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8%。“沙进人退”生态恶化,吞噬着我们的生存空间。为此,收复“生态失地”,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一个生态平衡的国家迫在眉睫。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之一”。(《人民日报》03.6.17)为此,三清山道教古建筑所表现出的生态意识在今天有着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3、在观念意识的转换上,有思维借鉴。 当前,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大环保投入,但“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态势未根本扭转,治理赶不上破坏。为什么?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生态问题的认识上有许多观念需要“洗脑”,需要重新定位。一是在全民生态意识上,某些人和某些地方对生态的认知还是蒙童,需要加强全民生态意识教育,建立“生态道德”。治标先治本,治穷先治愚,要唤起全民族的生态良知。二是在生态建设的观念上,当前,很多地方的做法是过份注重生态建设,忽视生态保护,将保护和建设截然分开。生态专家高吉喜认为,生态环境的保育改善,重在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生态建设,“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再多的投入、再大的生态建设,也只能是修修补补”。(《中国青年报》02.3.2)他强调转换观念,变简单的“重建”为注重生态恢复。而三清山道教古建筑构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重在根本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生态恢复,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为此,其生态理念对今天转换观念有思维借鉴意义。 (邹 毅)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