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1世纪第一个春天到来之时,我与《灵山志》编辑部诸位同仁,沐浴着和熙的阳光,迎着醉人的春风,开始遍游灵山72峰、108处主要景点和历史上的主要宫观寺阉遗址。
灵山属怀玉山支脉,自汪村入境后,山势骤起,至白云峰山分二脉,一脉向北,一脉向西,似一弯偃月镶嵌在赣东北土地上。灵山古称灵应山,亦称灵鹫山。宋辛弃疾对灵山情有独钟,他的《沁园春》词中“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句,对灵山的巍峨气势作了极生动、贴切的描绘。明 言的“九华五老虚揽结,不及灵山秀色多”,郑以伟的“灵山七十二,面面生奇峰,如 亦如削,或开玉芙蓉”,高明的“上支天柱七十二,下孕水晶千百秋”等烩炙人口的诗句,尽情地讴歌了灵山的秀美。我的同仁同,有作家、诗人、摄影家和音乐工作者,他们激情勃发,文思汹涌,用诗、用歌、用相机,尽情地描绘和讴歌灵山的挺拔和秀美,其部分力作已选载于《灵山志》中。
我不写诗,亦不善歌,更不会摆弄相机。我尾随他们之后,在高丛挺拔的秀峰上,在吞云吐雾的天然洞穴中寻觅历史的遗址。在流传民间的右藉残卷里,在布满苔藓残碑上,在各姓的家谱里,在山民讲述的神话故事中,探索著名道家的仙踪。历尽2个寒暑,对灵山丰存的文化遗存,终有所获,并撰成章节以志。
灵山的文化遗存,道教文化源远流长,最为丰存。
灵山道教始于汉末。时三国纷事,时河南嶷州(今禹县)名士胡昭(162—251)隐居于陆浑山中,潜心道学。曹操屡聘昭为中书会,昭婉言拒之,并悄然南下避聘。他在灵山之北的大济村安顿好家小,便隐居于望月岩(昭死后称养真岩)继续修真悟道。望月岩位于百谷峰顶,洞穴座南向北,东、南、西三面石壁如墙,北临案台状一方巨石,洞顶为形似金龟的天然巨石所盖。金龟石又驮一巨石,似炉似鼎,传为胡昭炼丹之用。坐于岩洞内,透过北面之天然石窗,日明星辰,尽收眼底。胡昭在此岩洞内修道养真,又在对面草堂峰下结庐,采药煮茗,砌炉炼丹。胡昭专注自修炼,不收徒传道,大部分时间,串村走户为乡人治病,乡民都尊他为活神仙,死后在望月岩建祠塑像以祀,并在桥头村筑望仙台,在他的生辰和忌日,登台向望月岩膜拜,以求庇佑。因乡民祀胡昭屡祀屡顺,祈福得福,求雨则雨,朝拜者日众。为便于乡民祭神,西晋太康元年将胡昭祠迁至石人峰下的吕家墩,称隐君祠。唐刘太真、李德胜等信仰道教的朝庭命官先后于隐君祠中立化,并与胡昭同受朝庭封谥。自此,胡、刘、李三人仙各远播,以隐君祠为基地的道教活动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与胡昭同期在灵山修道的还有胡超和至德二人。胡昭之侄胡超,字惠 (185—?),随昭南下隐于拥笔峰(今道士仙峰)修道。他擅辟 之法,传说肉身羽化成仙,并于晋、宋两朝驾云进入皇宫为太子治病,并两次受封为天师、真人。至德道人籍贯和生卒不详,传说他云游至灵山东台峰下,见有数洞穴呈太极图样分布,且洞前空旷,风光秀丽,便于此结庐修炼,收徒传道。至德仙逝后,其徒募资修建道观,各至德宫。
东晋升平年间(357—361),葛洪(284—?)遍游灵山,先择麒麟峰结庐传道,后择葛仙峰为址,广收道徒传道。葛洪有《抱扑子》等道家经典传世,是东晋著名的思想家、医学家和炼丹术士。师从葛洪的历代弟子,均以葛洪的神仙导养之法修炼,兼渲医术,广为附近乡民治病。今葛仙峰上,昔日的道观遗址尚存。
灵山道教鼎盛于唐、宋。唐尊崇道教,封老子为太上玄皇帝,《道德经》为真经。唐德宗年间,诸邑数次大旱,敕刘太真、李德胜先后祀胡祈雨,均沛然下雨,刘、李二人亦先后立化于征君祠。嗣后,刘、李与胡昭均受皇封,并将隐居祠改称为石人殿,塑胡、刘、李神像供奉,广建殿宇道院,广收道徒。其时,师从葛洪与师从至德的道徒日众,并分枝散叶,广建道院,据唐《云典》记载,上饶共有宫观99所,绝大部分都建在灵山的奇峰秀谷之中。宋尊奉道教,以真宗、徽宗为最,先后加封胡昭为灵助威济候,灵助威济显惠正佑王,刘太真为顺助将军,李德胜为助灵将军和西济宏道护国崇兴真君。其时,至德宫道徒百余众,道观建筑逾3000平方米;师从葛洪的灵葆诋道教更为兴盛,于灵山各处普建道观,广收道徒;张道陵于贵溪龙虎山创建的正一流通教传入,此教道徒可娶妻室,可食荤腥,令人祈福降妖和超度亡魂可收酬金,因此,入教育日众,遍布灵山南北。由于灵山山明水秀,道教又如此兴盛,被道家书列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云笈七签》二十七卷《福地》载:“灵山在信州之上饶县北,墨真人治之。”
元代,道教在教 争论中失利,灵山道教受到沉重打击,开始衰落。明以后,灵山道教继续走下坡路。姚源聚众反抗朝庭,屯兵于东台峰(又称夹层灵山)达2千有余,战事不继,道观屡遭火烫,除石人殿外,域内仅存道观2所。清代继续“扬佛抑道”,加之道士居观清苦,羽化成仙又不能见之现实,大部分道士不断还俗,或弃道皈佛,至民国初年,灵山全真派道士竟无一人。正一派道士也日渐减少,继续活动的多为一些迷信职业者。
灵山道教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鼎盛时期,山山道教音乐悠扬,处处道士诵经之声不断。在民间,道士得道成仙的故事,你编我传,添枝添叶,神乎其手。最玄乎者莫过胡超和葛洪2人。传说胡超成仙后,两次驾云飞入皇宫为晋为宋的两位太子治病,被封谥为玄坛紫极洞真天师。葛洪被请上天,称葛仙翁,成为玉帝的四天师之一。成仙者仙踪何在,自然不可追寻,只有宫观的墙基、丹炉的余尘和废墟里其它形落物,似乎尚在诉述当年灵山道教的繁荣。这些神仙,现代灵山人已经基本忘却,唯独不追名逐利,孜孜一生为乡民悬壶济世并钻研道学真缔的胡昭公、李德胜等道家,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在石人殿永远享受人们的祭祀。
厚德载物,宁静致远,这就是道的核心吧!
《灵山志》出版后,灵山已列入上饶市旅游开发的鲲鹏规划之中。每天清晨,我在滨江路边散步,总要对着灵山眺望。我想,灵山有如此独特自然景观和丰存的文化遗产,一定会跻身于全国名山大川之列,成为旅游热点之一。 (郭佐民 )
(责任编辑:单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