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视察调研

关于社会保障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

http://www.ybhgdq.com 来源: 日期:2008-7-24 17:24:00

   按照上饶市政协常委会2008年工作安排,4月30日,市政协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就我市社会保障工作进行了视察。视察中实地察看了医保和社保经办大厅、人力资源市场、就业培训基地、市救助站等,走访了缪金花、李饶林等低保户,听取了市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情况汇报,重点了解了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就业再就业、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情况。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全市社会保障系统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在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效维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积极开展救灾救济及社会福利事业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7年荣获全省劳动保障系统综合先进单位表彰,市社保局业务经办大厅、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分别被评为“全国优质服务窗口”、清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全国“先进单位”,市民政局被授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荣誉称号,社会保障部门充当了构建和谐上饶的排头兵,为促进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一定贡献。

  1、抓政策落实,受益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低保救助等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受益人数逐步增加。截止2007年,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3.2万人,覆盖率为68%,与2003年比,参保人数净增12.2%,增幅为55.5%,基金征缴增长了近3倍;目前,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3.2万人,医疗保险费累计收缴7.8亿元。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7.6万人、24.3万人、14.3万人,较2003年均有大幅增长,其中工伤保险增幅达103%。截止今年3月底,全市低保对象35.8万人,发放低保资金8232.31万元,34.4万人获得医疗救助,发放救助资金1511.22万元。社会保障工作为我市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减震器”的重要作用。

    2、抓制度建设,保障体系逐步规范。在社会保障工作中,就业、社保、维权成为人民群众面临的突出问题。围绕这三大问题,社会保障部门以农民工培训为重点,建立了职业技能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机制,扩大了小额贷款发放规模和覆盖范围,积极开展就业再就业援助活动,健全了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制度,加强了扩面、征缴、社会化服务管理等各项制度建设,出台了《上饶市社会保险扩面征缴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完善了基金内部监控制度和稽核制度,建立健全了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工资保证金制度、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建立了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切实做到快立案、快查处、快执行,帮助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2007年,在追讨清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中,共为农民工追回近1700万元被欠工资。

  3、抓重点难题,管理服务深入推进。一是大力实施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计划,破解本地企业招工难题。二是适应我市工业化技术对劳动者素质的更高要求,加大对劳动者职业培训力度,破解结构性失业难题。三是针对失地农民现状,破解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难题。目前有1万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在家乡办理了养老保险。四是因应自然灾害,积极开展救灾救济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不出问题。如今年抗击雨雪冰冻灾害过程中,全市下拨救灾应急资金2000多万元,发放大米49.75万公斤,方便面食品20余吨,棉被2万余床、棉衣裤3万余件,食用油4万余斤、饮用水5145箱、取暖燃料56吨等生活物资,使灾区困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顺利度过难关,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1、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依然存在。我市每年新增劳动力16万余人,城市新增劳动力不断上升,全市新增就业岗位与实际需求相差较大。

   2、社保扩面征缴工作需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失地农民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率不高。据统计,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参保率只有25%,工业园区从业人员参保率不到20%。

  3、现有工作条件不能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市医保局、就业局、社保局、民政局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信息化建设,双拥办、救助管理站和儿童福利院建设,都因资金投入不足而无法按时完成;各单位的人员和经费也无法适应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如全市医保部门仅有工作人员130多人,平均每个工作人员要服务6000多名参保人员。

  4、城乡居民低保工作机制尚需完善。有的地方低保配套资金列而不支或列而少支的现象仍然存在;城市低保对象的家庭收入核定不够准确;由于基层干部素质参差不齐,个别地方还不同程度存在“关系保、人情保”现象。

  5、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工作难度加大。工资分配不合理,分配秩序不规范,不签定劳动合同和拖欠工资问题比较突出,劳动争议案件和信访案件的数量不断增多。尤其是一些用人单位用非法裁员等手段来规避《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义务,直接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6、市、县(市、区)的技能教育培训资源分配不均衡,步调不一致,有待进一步整合。

      三、六点建议

   1、认清使命,进一步增强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社会保障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认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及时研究解决社会保障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确保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资金投入到位、保障措施到位,切实做好涉及全局、事关稳定的社会保障工作。要关注农民工、下岗职工、4050人员、最低收入人群的生产生活情况,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满腔热忱地做好工作,为他们提供最及时最有效的帮助和服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规范操作,进一步加大依法征收力度。一是要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社会保障工作的领导,加大对中央、省属单位和工业园区企业参加医疗保险、养老失业保险的协调力度,促使这些单位尽快参保,夯实社会保障工作的基础。二是要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加大清欠社会保险费和扩面征缴工作力度。对困难的企事业单位拖欠养老、失业保险基金的问题,社会保障部门要与其签订还款计划,确保基金不流失。对恶意拖欠养老保险费、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要认真核查,严格处理,确保应保尽保。三是要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的投入,确保社会保障工作顺利开展。要增加社会保障部门的人员编制,加大信息投入,特别是补充计算机和专业方面的人员,充实一批素质优良、有执法水平的劳动执法人员,提供正常的办公经费,为有效开展社会保障工作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工作的服务功能。

   3、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技能培训工作实效。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就业率增长的基本条件。要把突出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竞争力作为做大做强劳务产业的突破口。建议依托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实质性整合市、县各类培训机构的资源,完善培训功能。鼓励和推广“订单式”培训、校企联合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率和技能培训水平,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就业更具有稳定性,真正解决“人找不到工作,工作找不到人”及“招工难,难招工”等问题。

   4、采取措施,为低保对象排忧解难。使低保对象生活得以保障的根本途径是就业。要使社会保障体系和城市扶贫及社会救助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在低保对象的扶持上实现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把社会保障体系与再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完善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体系,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广开就业渠道,为“零就业”低保户中有劳动能力、有一技之长的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对有劳动能力但无一技之长的人员,应采取各种方式,集中组织技能培训,使其就业;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实现再就业的低保对象,政府应加强救助。积极探索对低保对象开展社会救助的方式和途径,对低保对象中出现的上学、就医、就业等困难,采取多种方式给予补贴救助。

   5、强化监督,努力建设阳光民心工程。健全与完善监督机制,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与法律意识,强化责任机制,全面推行工作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严格规范管理制度,促进工作依法、公正、公开、廉洁地进行。要加大普查力度,严格资金发放手续,确保社保资金公平、公正发放;要严格审计监督,定期组织审计、财政等部门,对有关社保资金进行严格的审计。要对低保户的实际生活情况进行定期排查,防止有劳动能力的部分居民以吃“低保”为生等情况发生,对符合条件、可以就业,甚至安排了岗位拒绝就业的,应取消其低保资格。

   6、注重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的社会保障意识。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加强对政策法规和经验成果的宣传。充分发挥企业工会组织以及各种商会、协会的作用,组织专门力量深入企业特别是到民营企业中去,耐心细致地宣讲法规,解惑释疑,使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私营企业,充分认识社会保障是企业应支付的成本和应尽的责任,不断增强缴纳保费和主动参加保险的自觉性,着力营造社会保障和再就业方面的良好氛围。(执笔:叶树林)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